为充分发挥司法服务职能,丽水法院紧紧围绕全面剿灭劣V类水行动的目标任务,多措并举助力剿灭劣Ⅴ类水行动。截止目前,全市法院共审结134起污染环境、非法捕捞水产品等破坏环境案件,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,社会反响良好。主要做法:一是强化司法保障。全市两级法院均建立“治水”指导员制度,累计选派19名干警深入联系村,每月对联系村督导一次、驻村一周,全面了解当地乡镇村治理劣V类水总体形势,对剿灭过程中遇到的涉破坏水资源环境类犯罪行为,及时形成调查报告、风险提示等,妥善制定应对措施、提供法律帮助。缙云、景宁法院先后出台了《为缙云县全面剿灭劣V类水行动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若干意见》、《关于为全域打响III类及III类水以下水剿灭战行动提供司法保障意见》等司法意见,司法护航剿劣行动有序推进。二是形成工作合力。中院健全与环保部门工作联络机制,与环保局定期互通信息,资源共享,加强环境保护案件审判执行与行政执法中遇到的新问题、新情况的沟通、交流、协调。庆元法院与环保、乡镇等部门建立信息联络群,畅通沟通交流渠道,排摸、预判潜在涉水纠纷,并及时通报当地党委政府,适时提供法律建议。景宁法院联合公安、水利等部门出台《关于严厉打击景宁县水域生态环境资源违法犯罪的联合通告》,形成涉水违法行为查处联动机制,强化涉污企业打击力度,完善案件线索移送查处机制,提升立案率、查处率。三是优化舆论氛围。全市两级着力通过微信推送、派发案例手册、专题报道等方式,积极发动广大企业、公众参与治水行动,提升全社会水环境保护意识,形成治水向心力。莲都法院精心编制《“五水共治”法律知识宣传手册》,以50个问答和5个典型案例的形式介绍治水相关法律问题,并向治水办、乡镇、街道等发送8000余份。缙云法院及时梳理历年涉水环境污染案件,在做好舆情稳控基础上,公开曝光污染水资源及非法捕捞水产品等18起典型案例。龙泉法院组织专题公众开放日活动,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水污染企业负责人、环保部门负责人等旁听涉水案件审理,同步开展庭审网络直播,扩大案件审理的社会效果。(本 室)